今闻琼瑶离世消息。
“上苍对于生命的过程,设计得不是很好。当人老了,都要经过一段很痛苦的「衰弱、退化、生病、出入医院、治疗、不治」的时间,这段时间,可长可短,对于必将老死的人,是多大的折磨!万一不幸,还可能成为依赖「插管维生」的「卧床老人」!我曾经目睹那种惨状。我不要那样的「死亡」。” ——琼瑶
看到这段话,我的心里五味杂成。
我想说,并不是上苍把生命结束的方式设计得不好,而是「逐利的医疗系统」轻视人的身、心、精神需求,没有把人放在第一位。
「在以人为中心的医疗照护体系」,是另一种模样。
我曾陪伴过许多人,以快乐、安宁、满足、有尊严地方式离开人世,其中有因为重大疾病而被判定不治的孩子,也有寿终正寝、因为慢性疾病受折磨的老人家。
其中,年纪最小的是在波士顿儿童医院心脏病房的2岁孩子,因为先天性疾病的病情复杂,父母为了求医,从其他国家千里迢迢跨过半个地球,来到波士顿儿童医院求医。我曾经作为音乐治疗师和督导一起参与到她的术后康复治疗中,协同治疗的还有物理治疗师和职能治疗师。
可惜的是,孩子最后没有熬过手术后的并发症与排异反应。但是我们一起努力时,她所展现出的生命力、每一次治疗迈出的每一步进展、我们团队和她一起创造的笑容,仍然印刻在我的脑海中。能够运用音乐帮助她镇痛、协助她功能康复,以及共同创造的快乐记忆——我觉得这是以人为中心的医疗该有的模样。
年纪最长的是快100岁的老寿星,在晚年受到阿尔茨海默症的折磨,慢慢地失去记忆、自理能力。
哪怕面对这样不可避免的退化与衰老,我们可以通过音乐去帮助她和家人处理哀掉的情绪、回溯生命的各个阶段、设计离世时所使用的音乐与仪式、创作新的音乐去满足当下的情感与生理需求、减少生理疼痛与心理痛苦,平安、喜乐地度过最后这一段时光。
我深刻了解,我们人类早有这样度过生命最后阶段的方式,不过因为这种方式并不能带来巨额利润,而鲜为人知。
能够选择平和喜乐地离开是一种福气,是一种勇气,也是一种智慧。
祝你我都拥有这样的福气、勇气与智慧。
Comments